-
白山金融扶贫九式破解"老少边穷"发展困局
白山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,通过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,探索出九种可复制的精准扶贫路径。这些实践有效激活了当地林业、土地等沉睡资源,为2401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构建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。 一、助保联动破解养老难题 针对贫困户无力缴纳社保问题,创新"政府+银行+社保+保险"四方协作机制。金融机构提供趸交社保费用的专项贷款,财政贴息与社保待遇偿还形成闭环,使参保贫困户年均可获得7000元左右的稳定养老金。该模式在临江市试点后迅速推广至靖宇县等贫困地区。 二、林权改革激活绿色资产 依托83%的森林覆盖率优势,建立全国领先的林权抵押贷款体系。通过政府平台托管林权、保险公司承保、银行放款的三方协作,既保障金融机构权益,又让贫困户获得生产资金。相关项目四个月内发放贷款超4600万元,惠及百余贫困人口。 三、旅游金融培育特色产业 临江市利用1亿元支农再贷款打造乡村旅游带,通过"旅社改造+企业带动"模式形成产业链。农户可通过房屋改造、土地流转、景区就业等多渠道增收,预计年收入增幅达5000元以上,实现400余个就业岗位创造。 四、土地创新释放资产价值 抚松县突破耕地分散瓶颈,首创"土地经营权+地上附着物"组合抵押模式。临江市引入企业担保机制,当农户违约时由旅游企业托底收购土地经营权,既保障银行权益又促进土地流转。试点地区累计发放贷款超1500万元。 五、特色农业助推一村一品 长白县针对高海拔气候特点,运用4000万元扶贫再贷款发展特色种植。按照不同村落禀赋,精准支持西瓜、草莓、人参等差异化产业,形成4920万元信贷规模,158户贫困户获得产业支撑。 六、风险共担构建信用体系 建立13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池,通过政银联合评级授信机制,为730户信用户发放贷款证。信用评价体系覆盖生产经营、消费助学等多场景,目前贫困户贷款余额达4528万元。 七、示范村建设树立标杆 在贫困人口最集中的靖宇县景山村,开展金融扶贫综合试点。通过精准建档、需求对接、融资顾问等配套服务,形成可复制的"示范村"经验,带动意向融资超1000万元。 八、产品矩阵满足多元需求 辖内金融机构开发十余种专项信贷产品,覆盖农林牧副各领域。创新推出的"企业联保"模式,通过保证金机制放大授信额度,既支持涉农企业又带动贫困户增收。 九、信用修复重建金融通道 针对历史不良征信贫困户,建立贷款利息减免、分期偿还等救济机制。靖宇县34户贫困户通过信用修复重获融资资格,在清偿83万元本金后实现信用等级重建,打破"贫困循环"桎梏。
2025-08-27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